野球孩子最新預告

目前分類:心情分享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VX3T8608-暑訓阿貴練揮棒.JPG

      文:Zeel 編輯:陳穎

      台灣棒球的未來在哪裡?中華職棒的興盛?奪得奧運金牌?還是旅外選手
     
發光發熱?
     
我以為,這些都不是台灣棒球未來的正確解答。

      上週四收到
棒球邦的電子郵件,告訴我有場免費的電影試片會可以參加,題材
      是台灣
少棒的紀錄片,當時雖然覺得紀錄片性質的東西沒啥好看的,但還是回信
      告知說我會去參加這場試片。

 

1213545874.jpg

 

       到了現場,從電影的第一幕開始,我就知道我對這部片子的事前預測是錯的。
     
這些來自花蓮瑞穗鄉富源國小的小朋友們,或許不像大都市的小朋友那麼
      「聰慧」,但是他們自然不做作的風格,從第一幕起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這群小朋友在課業上或許不那麼靈巧,但是練球時的熱情是假不了的。
導演
     
沈可尚很精確的把握了每一個鏡頭,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說不出這些
      鏡頭到底好在哪裡,但是我知道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拍攝下,導演把故事說
      得很滿,但是又留下了很深刻的餘韻,可以讓人在離開電影院後,仍然能夠
      清晰的回憶起電影中的每一幕場景。


1213546554.jpg 

 

       在銀幕上,我們看到富源少棒隊的隊長阿偉認真的身影、看到啟文認真的跟
      國文老師學習的場景、聽到志恩心中的小秘密、阿貴認真中帶點稚氣的歌星
      志願......這些都是讓我在離開試片室後,仍舊不時想起的鏡頭。

      沈可尚導演在官方部落格提到過,他對對政治正確的東西,沒有什麼興趣。
      他並不是想拍一部教育勵志意味濃厚的原住民棒球隊奮鬥紀錄片。誠然,我
      在這部片中並沒有感覺任何用來說教的意味在。

      張教練的志願讓人感動,但這不是為了政治正確而提出的願望,是他全心全靈
      的真誠願望。無須說教,觀眾自然而然也能感覺到這些少棒選手的真心與熱誠。


1213546392.jpg 

 

 

      離開試片場,回到家中。我深深的覺得,台灣棒球的未來在於這些願意為了
      樂趣、為了自己的願望而奮鬥的基層棒球選手身上。在經歷了玉山盃的的
     「疑似放水」事件後,我更加如此覺得。

      我在這邊誠摯的向各位朋友推薦這部紀錄片,不論是支持國片,或是支持棒球,
      都請進場看看這部電影。看看這些小朋友的熱情和努力。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DSCN1196.jpg 

感謝各界的支持與推薦,《野球孩子》屢獲影展肯定和各界好評,更有多位台灣新銳導演好評推文,應廣大群眾迴響,《野球孩子》將在8/14全台上映,再次感動您!!!

 

《野球孩子》廣獲各界好評: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得獎評語:
「從這部片子裡頭看到導演有很強的控制力,無論是前期的拍攝或是後期的剪接,並給予孩子很自然的表達空間。是一部有質感,肌理層次分明的紀錄片。」

「《野球孩子》無論是側記球員間的親暱默契、個別球員背後的家庭所牽引的相關社會教育性議題、還是片子本身所呈現出來的完成度與節奏感,都是全面性而深具力道的。」~知名影評人Ryan

「如果紀錄片創造出所謂的真實與虛構的曖昧感動,那《野球孩子》找到了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極佳位置與距離感。」~ 《翻滾吧!男孩》導演 林育賢

「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現實的界線往往是模糊的,讓這世界更美好的依據,也正在此滋長…」~ 《松鼠自殺事件》導演 吳米森

「最真實的東西最美,可是真實的東西往往稍縱即逝,《野球孩子》卻捕捉到了,它不加贅飾,讓我很直接的感受到了這群少年心中的感動。尤其是最後的比賽過程,彷彿像親身經歷似的,讓我握緊拳頭為他們加油!」~ 《陽陽》導演 鄭有傑

「《野球孩子》透過靜靜的觀察,讓我們看到這群打棒球的小孩之間,更多的細節與不說出的情感。也因如此,《野球孩子》最可貴的,就是創作者透過自己對於這群孩子的愛,讓這部影片超越一般的運動勵志電影,讓我們看到在訓練與比賽之後,人生有更大的意義存在。我衷心的推薦這部影片。」~ 《九降風》導演 林書宇

「看著看著,我看到了十歲的自己,每晚他總是在巷口和鄰居孩子打著棒球,在揮棒、奔跑、歡呼聲中,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共同記憶。影片尚未播完,我已經愴然淚下,謝謝導演的這部紀錄片,紀念每一個曾經懷抱夢想的孩子的片刻青春。」~ 《征服北極》導演 楊力州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94138844.jpg 

記錄一群台灣土生土長的小朋友為了一圓棒球夢,在物資缺乏環境中堅持練球的影片《野球孩子》,昨晚(6/12)於第15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中榮獲最佳亞洲紀錄片銀獎,這也是該片繼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後,再次得到大獎肯定;而經過製作團隊長時間努力,《野球孩子》也終於將在8/14日與全台影迷見面。

6/12日晚間,在上海浦東東視劇場盛大舉辦的第15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包括中孝介、黃曉明、翁虹、安以軒、張智霖、阮經天、陳喬恩、鄭元暢、林依晨、楊丞琳、吳尊、汪東城等300多位中外影視紅星盛裝出席,場面好不熱鬧。但最讓台灣觀眾興奮的,莫過於唯一一部代表台灣角逐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作品《野球孩子》,最後不負眾望地,從來自法國、澳洲、韓國與中國的專業評審團手中,拿下最佳亞洲紀錄片銀獎。台灣首次由新聞局帶隊赴上海參展的台灣影視代表團,連日來受到上海各界矚目,這次《野球孩子》獲大獎肯定,更讓大陸民眾近距離理解台灣影視作品旺盛的生命力。

儘管《野球孩子》的兩位台灣導演沈可尚、廖敬堯無法親自出席頒獎典禮,但在第一時間獲知影片再次獲得國際評審青睞後,立刻表示非常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中國觀眾更加了解台灣,台灣社會各角落豐富動人的故事,絕對超過他們的想像。曾獲金鐘金馬獎雙料肯定的沈可尚也幽默地表示:「在奧運與經典賽中,中華隊已經連敗給中國隊兩次了,這回影片得獎,我們就是要讓對方知道,不要以為你們人多就一定贏!我們台灣可是非常有「野球精神」的!」導演更期待影片在台上映時能獲得家鄉觀眾最直接的肯定,相約8/14日戲院見。

除了《野球孩子》之外,這次入圍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的作品還包括「劫後」(中國)、「我的最後秘密」(中國)、「尼古拉的回歸率」(以色列)、「索博爾」(伊朗),以及「備忘錄」(新加坡),最後由紀錄512汶川大地震災區重建的《劫後》
抱回金獎。

《野球孩子》敘述一群即將告別童年的國小棒球隊隊員,即將在畢業前夕參加最後一次全國少棒大賽,球隊裡每個野球孩子都不敢懈怠,這場比賽不但是他們辛苦練球的總驗收,更是他們告別童年的代表作。導演以花蓮縣秀麗動人的風光為背景,紀錄了這段真摯動人的熱血棒球故事。除了剛出爐的白玉蘭獎,《野球孩子》去年就已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更獲邀參加瑞士尼恩國際影展正式競賽單元、首爾獨立紀錄片電影節等多項國際重要電影活動,而在上一屆台北電影節中,《野球孩子》更名列搶票最激烈影片的前五名,深獲影迷喜愛。

特別值得一提,因為《野球孩子》中有一段小小運動員集體全裸入鏡、「露鳥」洗澡的情節,新聞局審片委員一直對影片分級存有顧慮,但經過製作團隊積極爭取與溝通,昨日(6/12)新聞局終於同意影片以「普遍級」放行。《野球孩子》將在8/14日暑假檔期全台上映,屆時每一位觀眾都有機會欣賞到這部獲獎無數的本土紀錄片傑作,更多電影訊息請見《野球孩子》官方網站http://blog.pixnet.net/baseballboys0622。《野球孩子》,0814,輸贏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在一起!

2009-07-20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評】Baseball Boys 野球孩子
 
官方網站:http://baseballboys.pixnet.net/blog
     http://baseballboys0622.pixnet.net/blog
導  演:沈可尚、廖敬堯
類  型:紀錄片
語  言:中文
長  度:86分鐘
影片年份:2008
出 品 國:Taiwan
出  品:前景娛樂
發行公司:前景娛樂
語  言:Chinese
色  彩:Color
  
───────
 
每個人都有童年,差別在於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度過。
【野球孩子】足以讓人懷念起【囧男孩】裡兩位頑皮男孩的天真爛慢;如果曾經被紀錄片【征服北極】裡三位大男主角努力不懈的精神給打動,那麼【野球孩子】裡,身為原住民的這群孩童為了達到上棒球場的夢想而付出的執著肯定也會令人感動。
  
【野球孩子】與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偷天鋼索人】那種回憶式的呈現不同。此片在兩年前已經開拍,後製耗費不少時間,若仔細回溯並嘗試去思索「導演一開始想拍這部紀錄片的動機」便會覺得其實很有趣。電影市場上許多叫好叫座的熱門片,紀錄片形形色色,每一部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許多紀錄片肯定令觀眾咀嚼起來並不是特別有味道,好比只是利用在主角們面前運鏡,拉近拉遠,主角們輪流發言,對觀眾而言缺少了種被劇情向牽動的吸引力。但是,【野球孩子】不僅能夠達到記錄片的自然寫實,還不忘幽默逗趣,劇情的豐富性也不遜於一般電影,記錄著一群孩子從在校就學到離開家人的呵護,為了拿下全國棒球大賽冠軍而集體訓練的生活點滴,一直到最終他們面臨比賽的關鍵時刻。正因為每個人都有童年,且【野球孩子】延燒著「棒球」這個不管走到台灣哪裡總是受到台灣人感興趣的話題,即使觀眾並不認識這群來自花蓮富源國小的孩子們,但是他們的一言一語、彼此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那一份期望在全國棒球大賽拿下勝利的決心,卻十分叫人嚮往。
 
我們的生活一天一天的過,卻可能不曾想到過要紀錄,直到在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一件自認為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件,才終於想到可以用相機、用攝影機紀錄下來這珍貴的一刻,不過,卻總覺得少了一種演譯過程的進化感。導演有先見之名,說穿了,其實導演在一開始,並不知道這群在一個月後要參加全國比賽的孩子們的比賽結局會是什麼,但還是用心為這群孩子開始紀錄,亦即不論結果的輸贏,重視的是過程。後製的困難部分包括了整部劇情的導向,端賴於紀錄片拍攝的最後一刻,亦即最後比賽的結果成功與否;然而結局卻又可能影響前面片段的修改。
 
當我們因為經過努力競賽或是意外獲得一筆獎金時,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生長在市區的人們通常答案不外是出國旅遊、買房子、買車子…然而這些原住民孩子的生活不僅被真實記錄,看到他們的生活資源不如市區豐富優沃的情況下,仍然憑著一股全力一博的心將希望寄託在全國比賽上,每天努力練球。這群孩子幻想著得獎後最做的事──竟然是把家裡整頓一番,連孩子的母親都不好意思的驚嘆著「我們家有這麼糟嗎」?
 
看著孩子依偎在父母親身邊,偷偷撒嬌的坦言說道那些在球場上練習時不敢喊出的痛、被球砸到了眼睛、接球接到手軟的日子,並沒有因為他們所承受到的痛苦而放棄,依舊咬牙切齒忍下,大伙為了全力連球,離開了父母而過著集體訓練的生活,這種國小年紀的孩子當然也會有爭執時候,並不總是和樂融融,孩童之間的信賴度與依賴感就靠此時的培養,教練的嚴格訓練也是讓這群孩子茁壯
的原因。
 
在比賽當下,現場圍觀著的盡是掛心孩子們的父母,想為孩子加油打氣,卻又怕讓場上的孩子分了心不能專心比賽,父母的焦慮與盼望並不難以感受。比賽開始時,每個孩子都努力的表現自己最好的一刻,因為對於棒球熱愛所以他們聚集在此,能不能寫下歷史性的里程碑則看這一刻。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即使不懂棒球規則,觀眾也不難察覺每個孩子多麼認真在拼這一刻。結果不論輸贏,這一路走來的過程,寫下了最重要的是大家曾經同心協力的那一條心。
  
在球場上流汗流淚的孩子們,其實子都曾經在心裡有自己的夢想,想像王建民一樣當棒球國手、當站上國際舞台當歌星、當像學校的數學老師一樣擁有天才頭腦…鏡頭轉換,當比賽結束,一部份的六年級孩子也即將從國小畢業,畢業歌依舊放著是那首百年無敵的張學友「祝福」,隨著撼動人心的歌曲,
這些孩子雖然在富源國小的土地上暫時別離了,但卻勇敢的追著自己的進一步夢想,甚至也有前往美國進修棒球技能的。
事情的結果不一定都是最完美,放下輸贏,過程才是令人難忘的…
  
劇情安排:★★★★★
拍攝手法:★★★★☆ 
演員演技:★★★★☆ 
音效特效:★★★☆☆  
推薦程度:★★★★☆
   
───────
 
劇情簡介
本片於2008台北電影節首映播放,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導演沈可尚、廖敬堯以旁觀者身分,紀錄了小朋友的童趣和天真;教練、同學,還有棒球,構築出這段無可回返的珍貴時光。
 
曾經,我們都有過一段時間,看著黑板上的數學算式,腦子裡卻想著等等下課要去占球場;曾經,我們都有過一段時間,硬是要騎哥哥那台過高的腳踏車……花蓮縣富源國小棒球隊的孩子,正站在成長的分水嶺上,即將告別無憂無慮的童年,進入複雜的青春期。
 
影片敘述一群即將告別童年的國小棒球隊隊員,即將在畢業前夕參加最後一次全國少棒大賽,球隊裡每個野球孩子都不敢懈怠,這場比賽不但是他們辛苦練球的總驗收,更是他們告別童年的代表作。導演以花蓮縣秀麗動人的風光為背景,紀錄了這段真摯動人的熱血棒球故事。
 
《野球孩子》中有一段小小運動員集體全裸入鏡、「露鳥」洗澡的情節,新聞局審片委員一直對影片分級存有顧慮,但經過製作團隊積極爭取與溝通,最後新聞局終於同意影片以「普級」放行。

本篇影評轉引自NSR*FZR@EXTRAORDINARY(小麻雀看世界)
http://www.wretch.cc/blog/nsrfzr/6570435

好片大家推!!感謝網友的大力支持!!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棒球之神的旨意
作者:米果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80821)



被神挑選的孩子

 休兵之日,我在公視頻道看了紀錄片「野球孩子」,看到一群在花蓮瑞穗 富源國小的球員,許願在夏天打進全國決賽,為他們的小學生涯劃下美好句點。 這些孩子用保特瓶蓋練習揮擊,在橋墩畫下九宮格,取岸邊鵝卵石練習投球,這 些連算術都覺得棘手的孩子,以天地為幕,以天賦承接棒球的滋潤與試煉。孩子 反覆練習處理內野滾地球,手痛也不敢講,爸爸問他,為什麼不講?孩子回答, 如果講了,教練就不會讓他上場;而體恤母親辛苦工作的小球員說,他的夢想就 是打職棒賺錢,讓家裡的房子可以重新裝潢。

 我的眼淚簌簌滑落,棒球應該這般單純啊,為何我們一遇到國際賽,就非 得你死我活?

 棒球終究不是久久一次國際賽非贏不可或不得愧對國人的壓力,當我們在 成長過程中,可以去上才藝班,去補習英數理化,有錢買最新的高科技產品和昂 貴的球鞋T恤,但這群孩子只希望在夏天打進全國決賽,因為他們是被棒球之神 挑選的孩子。



本文章引用之米果的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franz/10189052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電影節時就有聽聞這部紀錄片
今天中午公視播出我才有幸欣賞到這部我很想看的片子。

當然,聽到片子的片名就會讓我眼睛一亮(笑)

我也知道台灣基層棒球一直以來都有所謂的困境

看到片中孩子們蒐集寶特瓶蓋練習打擊
從孩子們眼中散發出的光芒是會把人震懾住的

他們要的不多,只是快快樂樂的打球。

孩子們都是一樣的。

雖然不能保證片子中的每個孩子棒球路都會走的順遂
但是看到每個他們為自己喜歡的棒球付出再付出真的會被感動


這群孩子雖然不是絕頂聰明
但是對於球的熱情卻是自然流露

是足以讓我們跟著他們一起感受他們對棒球的熱愛。


加上孩子們相處時的點點滴滴
還有張教練對這群孩子的用心

都盡收眼底。


片子中沒有任何教育或是呼籲什麼政府的意味
導演只有很簡單的用鏡頭要我們一起跟著這群孩子感受他們的熱情感受他們的夢想


總是如此,看著孩子們在打球時眼中散發出的光芒
我都會覺得台灣棒球好有希望

雖然,我們常常碰到會讓我們好失望的消息。


但是,只要看到他們對棒球的執著對棒球的熱愛
我還是會認為台灣棒球希望滿滿

未來在哪裡?在這群只為了自己的樂趣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的孩子身上。


我也希望,每個棒球人都能永遠的保持最初的那份熱情繼續長大
唯有你們的初衷,才是我們的棒球未來。



請記得,當你快要淪陷快要找不到力量的時候

回想一下
小時候那個對棒球充滿熱情對棒球努力付出的自己。




本篇文章引用bball11的文章,也謝謝你的鼓勵!!
http://www.wretch.cc/blog/bball11/12328165
http://www.wretch.cc/blog/bball11/12328165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錄花蓮富源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組成的少棒隊挑戰全國少棒大賽的運動紀錄片《野球孩子》,無論是紀錄主題、對象、還是經過大刀闊斧從兩年三百卷袋子中剪接整理出來的影片架構,都與幾年前紀錄花蓮美崙國中足球校隊的《奇蹟的夏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相較於《奇蹟的夏天》的花俏煽情,《野球孩子》無論是側記球員間的親暱默契、個別球員背後的家庭所牽引的相關社會教育性議題、還是片子本身所呈現出來的完成度與節奏感,都是更為全面性而深具力道的。必須注意的是,這兩部運動勵志紀錄片同樣以充滿戲劇性張力的剪輯與調度,去呈現被紀錄者畢業前夕最重要的一場比賽前後種種,並藉由賽事之後高年級隊友立即面臨畢業的階段性壓力(告別少棒球員身份),讓那帶著遺憾的賽果,從單純的分數獎牌被拉抬到一股無可名狀的生命經驗層次,隱隱成為這群球員們成長意義上的一個轉捩點。《野球孩子》短短不到兩小時的片長,原來既是少棒球員身份倒數時日的精密壓縮,也是少棒隊員稍縱即逝的童年留影。時間,不留情面地逼使他們向過去道別。當鏡頭對準新來乍到的菜鳥球員,我們才恍然明白,新的一輪循環,正在開展。
 
這部質樸動人的紀錄片,在本屆台北電影節特映過一場,然後八月十七日12:30在公視首播。很可惜沒搭上奧運熱,不然這個月實在是登上院線的最佳時機呀!不過我必須抱怨一下,這支預告剪得太甜太俗太簡單了點,《野球孩子》其實在層次上比《翻滾吧男孩》、《奇蹟的夏天》更要廣闊微妙許多。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家一起來去《野球孩子》部落格留言,為這部可愛的電影上院線集氣加油吧!
http://blog.pixnet.net/baseballboys0622/post/20361299


以上文章引用自 "關於電影,我略知一二",也謝謝ryan的支持!!
http://blogger.chinatimes.com/davidlean/archive/2008/08/18/310934.html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幾乎佔了童年與青春的許多時間,凱文也是。

凱文是個十分自在的孩子,他面對攝影機的方式,直視我們的眼神總是耐人尋味。有時充滿驕傲;有時展露輕蔑;有時溫暖友善;有時像是他的隔壁桌同學,那般熟識,沒有距離。

某日的課後時間,凱文的同班女同學教他做數學功課。女孩很有耐性地逐題講解,男孩則看似專心,卻又不太靈光,常常一個簡單的減法,會讓他呆滯許久。那時候的凱文到底在想什麼?別人在吃糖,自己卻受困在數學難題裡;好想放學和大家一起練棒球;那位正在身旁教他功課的女同學(是不是暗戀我);還是他真的在努力做著數學減法?

我們很享受那天的時刻,因為我們曾有的童年,就像那個受困在數學難題裡的男孩一樣,在乎的不是數學減法,而是其他更重要的事。

事隔多時,鳳凰花開。凱文的班上,需要在六年級的畢業典禮上表演節目。那個禮拜,學校裡到處可見一群群的小孩們在排練歌舞。

那位教導凱文數學功課的女孩,也獨自一人在司令台上,播放CD排練著。許久,攝影機身後開始傳來男孩們的嬉鬧聲,於是我們看著男孩們走上司令台,走到女孩身邊,配合著音樂,然後三三兩兩地跟著節拍跳起舞來。凱文也在其中,他站在女孩的身邊,畫面裡,兩個人跳得最為自在。

回想那天的「數學難題」,相信凱文應該也是十分樂在其中。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楊聖偉,大家都叫他「阿偉」。阿偉是棒球隊的隊長,球技最好,也是球隊的英雄人物。但他卻是個極為低調、冷靜、規律的小孩,應是某種早熟,或是背負超齡責任的關係。
每次面對阿偉時,從他的眼角中,總會感受到一點拘謹、一點困惑、一點孤單。簡單地說,很多時候的阿偉,很ㄍㄧㄥ,不太像個小孩。

阿偉跟阿媽住在一起,房子的前面有個寬闊的院子,然後院子被簡單的塑膠網給圍繞起來。阿偉待在家裡,除了寫功課、看電視外,最常做的事,就是一個人在院子裡丟丟球,打打瓶蓋。
如果試著從網子外看阿偉,看著阿偉一個人在寬敞的院子裡,丟球、打瓶蓋。這個孩子的身影,他獨處的方式,容易讓人感到一絲惆悵,好像打到心裡的某個角落,但一時又說不上來。曾經有過將攝影機移出網子外的念頭,後來沒做,因為有點不忍。

阿偉是個規律嚴謹的孩子,他晚上吃過飯,看個電視,然後七點半,調鬧鐘,準時就寢。我們常常因為他的規律節奏,提早放下攝影機,結束一天的拍攝。好像是被他提醒著:我們很久沒有的規律生活。
童年的尾聲,阿偉、啟文、孟旋、育軒到溪邊玩水。看著阿偉的身影,時而順著湍急的溪流游下,時而緊抓溪中的石塊不放,戮力地逆流向上,溪流聲中的孩子們驚呼連連。
那一天,阿偉玩得特別開心,看著在溪中浮沈的他,好像看見了童年時光的縮影。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回在學校練完球,跟著啟文回家,除了啟文的阿公阿媽外,迎接我們的總是少不了啟文的弟弟:啟明。
時間久了,慢慢會發現其實他們倆兄弟不怎麼「兄友弟恭」。啟明喜歡黏著哥哥,啟文則常常逗弄弟弟,甚至不太理睬,好像早就習慣老是跟在一旁的啟明。但是很多時候沒有弟弟跟在身邊又不對勁,比如一起寫作業、逛夜市、院子打瓶蓋、看球賽轉播、睡覺…。
有一天晚上,我們待在啟文家裡,倆兄弟忙碌了一陣後,終於做好睡覺前的準備。於是我們待在一旁安靜地等著倆兄弟的睡意降臨,時間一刻刻地過去,倆兄弟似乎精神還很不錯,於是開始說著一句句無俚頭的話,從打火機、按摩,到數字猜謎;從用腳互踢棉被,到用手掀開對方被子…,就這樣又過了一個多鐘頭。
在一陣忙亂後,倆兄弟終於睡著了。那是倆張格外安心、熟睡香甜的臉蛋。
又有一回,倆兄弟無事,待在客廳看著球賽轉播,感覺很輕鬆。啟文則像大爺般地躺在弟弟的腿上,而啟明好像不太專心電視上的球賽戰況,只顧盯著啟文的臉看,然後開始擠弄啟文的眼睛、鼻頭粉刺…。那幅情景,好像是隻小猴在幫大猴抓蝨子,安撫彼此,而啟文舒服、陶醉的模樣,好叫人羨慕。
或許這就是啟文、啟明,展現兄弟間「相親相愛」的方式:簡單地像猴子一般,依靠著彼此。
所以只要是啟文和弟弟聚在一起的時候,不論白天的光景,還是每天一回的睡前遊戲,都會看見這對「猴兄弟」的出沒,因為他們的時間又到了。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花蓮富源張茂三教練。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棒球的未來在哪裡?在於中職的興盛?在於奧運金牌?還是在於旅外選手學成歸國?我以為,這兩個都不能算是對於台灣棒球未來的正確解答。

上週四收到棒球邦的電子郵件,告訴我有場免費的電影試片會可以參加,題材是台灣少棒的紀錄片,當時雖然覺得紀錄片性質的東西沒啥好看的,但還是回信告知說我會去參加這場試片。

到了現場,從電影的第一幕開始,我就知道我對這部片子的事前預測是錯的。這些來自花蓮瑞穗鄉富源國小的小朋友們,或許不像大都市的小朋友那麼「聰慧」,但是他們自然不做作的風格,從第一幕起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在課業上或許不那麼靈巧,但是練球時的熱情是假不了的。

導演沈可尚很精確的把握了每一個鏡頭,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說不出這些鏡頭到底好在哪裡,但是我知道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拍攝下來,導演把故事說得很滿,但是又留下了很深刻的餘韻,可以讓人在離開電影院後,仍然能夠清晰的回憶起電影中的每一幕場景。

在銀幕上,我們看到富源少棒隊的隊長阿偉認真的身影、看到啟文認真的跟國文老師學習的場景、聽到志恩心中的小秘密、阿貴認真中帶點稚氣的歌星志願……這些都是讓我在離開試片室後,仍舊不時想起的鏡頭。

沈可尚導演在官方部落格提到過,他對對政治正確的東西,沒有什麼興趣。他並不是想拍一部教育勵志意味濃厚的原住民棒球隊奮鬥紀錄片。

誠然,我在這部片中並沒有感覺任何用來說教的意味在。張教練的志願讓人感動,但這不是為了政治正確而提出的願望,是他全心全靈的真誠願望。無須說教,觀眾自然而然也能感覺到這些少棒選手的真心與熱誠。

離開試片場,回到家中。我深深的覺得,台灣棒球的未來在於何方?只在於這些願意為了樂趣、為了自己的願望而奮鬥的基層棒球選手身上。在看到了玉山盃的的「疑似放水」新聞後,我更加的如此覺得。

我在這邊誠摯的向各位朋友推薦這部紀錄片,不論是支持國片,或是支持棒球,都請進場看看這部電影。看看這些小朋友的熱情和努力。


野球孩子官方部落格:野球孩子
售票連結:
請按此

延伸閱讀:
教練貸45萬旅費 征日@自由電子報
張茂三@台灣棒球維基館
富源國小少棒隊@台灣棒球維基館
噤聲三角與沈可尚紀錄片、一人公司,與max的種種




本文引用自 Zeel - 野球孩子—富源少棒逐夢紀實 
http://blog.pixnet.net/Zeel/trackback/dc00b0512c/18777361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比賽後的某個假日,球隊沒練球,我們去找馬志恩。見到他時,馬志恩似乎不想讓我們整天待在他家,又有點想盡地主之誼,於是他跟我們聊到:他常到溪邊和爸爸、哥哥釣魚的事。
所以我們就這麼出發了。前往馬志恩放假常去的溪邊。富源的馬蘭鉤溪。
一如往常,我們陪著馬志恩,然後開始等待。看著馬志恩一個黝黑的身影,不斷在湍流不止的溪裡來回踱步。一陣子後,也許他自己開始覺得無聊,或是靈光一閃,馬志恩突然撿起小石塊,站在巨大的橋墩下,默默地、用力地,刻劃出一條條直線。乍看之下,並不清楚他刻出的圖樣,直到他填上了1到9的數字,我們也才恍然:馬志恩在巨大的橋墩上刻了個「九宮格」。
於是,湍流的溪流聲中開始夾雜石子擊中橋墩的清脆聲響,馬志恩開始朝向「九宮格」,默默地丟著一顆顆的小石子,「喀…喀…喀」;我們開始安靜地拍攝,一直到「九宮格」佈滿好多小石子所留下的灰灰痕跡…。
直到現在,常常遙想,馬蘭鉤溪上巨大橋墩的「九宮格」,事隔一年後,應該怖了更多石子的痕跡;還是早已被高漲的溪水逐漸沖淡;升上國中的馬志恩,還會在球隊難得放假的時候,過去溪邊丟他自己刻下的「九宮格」嗎?
其實那天,在馬志恩丟了數不清的石子後,馬志恩的爸爸也拿起石塊加入戰局,我們呢,也忍不住丟了起來,大家一起朝著「九宮格」丟著大小石子,於是「喀聲」開始夾著「笑聲」…。
一年前的那天,屬於馬志恩的「九宮格」投準遊戲,讓他渺小的身影比橋墩還要巨大。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鏡頭下的孩子,每個都獨一無二。大約兩年前,剛到花蓮富源接觸這群小孩時,老實說,我一個也認不得、記不住。記得那時候,為了儘快熟記每個人的模樣和名字,還特別隨身攜帶有大頭照的球員小本子,無時無刻地翻閱惦記,深怕自己無法融入小朋友的世界裡,無法和他們打成一片。現在,依靠著上百卷拍攝帶的剪接,和一年前和這群孩子朝夕相處的獨特回憶,他們的模樣、發生的趣事歷歷在目,每個孩子的每張臉孔也都格外地清晰。只是現在,他們早已不再是孩子,而是青澀的少年了。

就像活在每個人童年記憶裡的兒時玩伴,每個玩伴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趣事,每個也都獨一無二,富源的這群孩子也是一樣。身為隊長的「阿偉」,在鏡頭前,總帶著一份警覺和拘謹的神情,很多時候他是球隊的英雄人物、學弟的偶像,但他的形影卻也最為孤單。溪邊玩水的一個畫面,在童年接近尾聲時,唯一的一次,也是阿偉笑的最燦爛的一次。

「啟文」,最善良憨厚的孩子。他在鏡頭前最常出現的表情,就是因為疑惑不解而露出糾結的臉,不論是拍畢業照時出現〝毛毯〞;輔導課上〝不做鳥窩〞的鳥;全國賽場上的〝瞬息萬變〞,每每當啟文出現那張疑惑的臉時,好像在說:這個世界真是複雜。

「馬志恩」,黝黑的皮膚、紅紅的眼睛,帶著殺氣的神情,卻也是隊上最富正義感和責任心的孩子。我一直記得馬志恩媽媽說:馬志恩告訴她…如果打棒球怎麼樣了…他要把家裡裝潢裝潢…。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孩子滿滿的願望。

「凱文」,在鏡頭前最為自在的小孩,很無厘頭、也很直接,漂亮女生教他數學絕對敵不過一顆糖果來得吸引他。最愛唱歌、想當歌星的「阿貴」。還有最天真無邪的二軍學弟「張肇元&吳承穎」,在鏡頭前一絲不掛地跑馬拉松…。如果說這樣的描述不夠客觀,我承認,因為自己想透過鏡頭替這群孩子說說話,更因為自己有個簡單的心願:想讓這群被我們守候許久孩子的童年,讓更多人看見,讓更多人喜愛他們的每一張臉蛋。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獨一無二,在這群孩子的身上,可以找到一些熟悉的身影,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我們何嘗不是這群孩子的一員。或許他們還不是什麼大球星,但卻是擁有樸實生命力的一群明星孩子。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片子開拍前我用了快三年的單色螢幕老手機壞了

挺心疼覺得它陪我渡過上一部紀錄片「賽鴿風雲」的整個拍片過程,對它充滿感情。但不得已,還是換了一隻新的白色手機。

漂漂亮亮的彩色螢幕;可以拍照;還有一大堆我從來不會去用的功能。對我來說,沒差。手機就是拿來接電話打電話和儲存電話號碼的一個隨身物品。

放進每次拍片隨身攜帶的腰包,下花蓮拍片去

 

我有一隻新手機的事,很快就被啟文發現了,它毫不猶豫一把拿去,熟練地按到遊戲功能,玩起〝城市賽車〞的遊戲。它專心地打,我好奇地看。手機裡盯盯咚咚的聲音挺好聽,看他一關一關地打,彷彿這個世界只剩下他和手機的關係

過不久,啟文的弟弟啟明也要打,兩個人拌起嘴來,開始輪流比賽。

 

第二天,這支新手機開始在其他棒球隊小朋友手裡傳來傳去,有時候想打電話,才發現手機不在身上,費一番功夫才能找到在誰那兒,誰正在挑戰誰的紀錄

 

很有趣,小朋友比我懂它。

透過他們,我才開始會玩裡面的遊戲,開始習慣用它聽音樂,改變鈴聲,照相,設鬧鐘,錄音,傳簡訊在他們手中,無生命的電話像是一個新鮮的大玩具,有意思了起來

 

有時候會接到陌生人的來電說找某某某,一開始不明瞭,後來才知道是棒球隊員的家長或朋友,他們的手機上顯示了我的號碼,找他們,順著這個號碼找也找得到我好像打開了一扇偷窺小朋友人際世界的窗,有點不好意思,但又喜歡把手機拿給他們,看他們偷偷講電話的樣子

漸漸的,我的新手機變成公用電話。

 

我一直不會忘記凱文在嘉義全國賽時第一場球賽結束後用這支手機打給台北媽媽和花蓮阿媽報佳音的神情好親密好需要好溫暖

我突然開始也對這隻手機有割捨不開的情感。

 

這支白色手機,在畢業典禮後,拍攝期的最後一週,和阿偉啟文育軒孟旋去溪裡游泳那天掉到水裡,完全地壞了,不管用吹風機怎麼吹,就是壞了。

 

回到台北,我又換了一支全新手機。

壞掉的手機,現在静静地躺在抽屜裡。

〝城市賽車〞的最高分紀錄,將由育軒永遠保持下去


by  可尚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何時才能見到你們的盧山真面目??



從去年的現在,我開始參與了艱難的野球孩子後製工作,
面對兩位龜毛導演、300卷不時會出問題的拍攝帶、偶爾就鬧脾氣的器材設備、因後製時間拖太長苦不堪言的協力廠商、還有公視三不五時"關心"進度的電話,居然就這樣也過了一年....

我想,我應該是所有人裡面,從頭到尾看過這支片最多次的一個人(導演們應該都是一直看片段,一口氣看完的次數應該還是我最勝),
不過不是我要老王賣瓜,在看了不下二三十遍之後,我真心的覺得我並沒有"看得好煩"的感覺,而且還有愈看愈好看的感受.
也許是因為對片子有感情,不過我想最大的因素是因為愈來愈認識片子裡面的角色,
每多看一次,就會看到不同的細節,每次也都會覺得很可愛、很好笑....

野球孩子裡的主角們,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本人,
一開始,對我來說,所有的人都黑黑的平頭小鬼,根本認不出來誰是誰,到現在我只聽聲音也能知道誰是誰,
和一群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相處了一年的時間,真是一種奇妙的經驗。
想到不久後我可能會看到這些人的真面目,我居然有點像是要見到認識很久,卻沒有見過面的網友一樣,有點緊張....

前幾天,我打電話邀請教練帶小朋友來看電影,
當電話接通,和教練開始講話的時候,有種奇怪的感覺出現了,
一個非常熟悉口音的人,(基本上他在片子裡講些什麼我都快會背了),突然講出一些不是對白的話,而且還是正在和我對話,真的是------超級詭異!!!

前不久,我也才第一次看到拍攝前去訪問小朋友的片段,已經看慣片子裡他們的我,
看到他們二年前居然還那麼小!!(就是小孩子~~~~)
這時候我居然有種媽媽看到孩子長大的心情出現!!!!!

兩位導演的話裡都感性的表達拍攝本片時這群野球孩子帶給他們的一些感動和想法,
但我想對這群野球孩子說的是:如果說比起看到梁朝偉、金城武還是王建民,我更想看到你們本人啊!!!!!6/22那天,不知道可以不可找你們簽個名~~~

by 廷儀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是個很喜歡看棒球比賽的人

棒球這個運動的技術之精妙對決之精采氣運的流轉數字的魔力總是讓人願意拋開一切完全把生命中三小時放心地交給球賽

 

拍棒球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都很熟悉轉播語言偏偏某種驕傲的使命感逼得你想要更貼近角色傳遞更細節屬於角色的氣息但觀眾看球賽這個層面還是要顧紀錄片又沒有足夠的經費資源大張旗鼓調度於是左思右想我們自以為縝密地調動了六台攝影機,六名攝影師,三組錄音team選擇了一些有別於轉播的邏輯想辦法面面俱到大家躍躍欲試

 

一切都好就是沒辦法專心看球賽

這個問題還蠻傷人的。

一個懸念幾乎是到剪街完成時才獲得解答。

 

我們跟孩子一起吃喝拉撒睡,跟孩子甚至孩子的老師家長一起面對一關又一關的挑戰,一起備賽,一起緊張,一起等待,最後,卻只能盯著攝影機某個特定角度的觀景窗,卻不能好好看球賽!

真傷人。發生了什麼事,進行到哪兒,都像是拼圖一樣,每一機有一塊,沒拼起來,很多事不懂。

 

後來想想,球員的心情也是一樣吧。

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當下那個角色,執行那個指令,投那顆球,滑那個壘

沒有全貌,只有當下那個我是屬於這個team的責任感或榮譽心吧一種投入其中完成一場球賽其中某個角色的存在感。

我們的拍攝,也是這個team的一部份,一起完成拼圖的一塊

 

心情上好過一點但我還是沒有被滿足喜歡看現場球賽的慾望怎麼辦

 

有一天富源還沒上場在場邊觀戰原本預定的任務是要拍攝孩子觀察敵情的窸窸窣窣或教練的耳提面命

孩子的歡呼聲歌聲感染了我們

我決定放下攝影機享受一起看球的快樂

 

這一刻我們都是野球孩子


by 可尚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跟教練相處一年
到現在還是會有點怕他

因為他真的很像典型律己甚嚴;決不寬貸的棒球隊教練。

如果真是那樣也還OK,但某些時候,偏偏他又會跑出過人的原住民使命感或教育下一代的光環,從一個活生生的人,又一下變成神。

要不怕他,要沒有距離感,真難。

 

拍攝期很長,自然有許多聊天閒扯的機會。

大部份時候,我們也都基於拍攝上的需求或配合來聊,偶而加一點最近觀察棒球隊狀況的膚淺見解,或昨晚又去誰家喝了什麼酒,喝了多少酒,吃了什麼好料等等閑扯,以掩飾內心怕他,或怕干擾他帶球隊的種種不安。

 

他真的很ㄍㄧㄥ,即使在酒酣耳熱,氣氛鬆軟的時刻,他還是滿嘴的棒球經;教育經。即使在球隊贏球後,理應放鬆的時刻,還是一樣很有紀律地辦慶祝會,辦檢討會,很有紀律地辦親子運動會說是要提升家長對孩子的了解,讓棒球隊的孩子因球隊的凝聚力,一起成長

 

我都懂,理解,也由衷感佩。

但就是怕他。

 

這樣子過了很久,我一直對這樣的關係不自在。

回台北想了很久,覺得原因可能出在我猜想教練以為我是要拍一部教育勵志意味濃厚的原住民棒球隊奮鬥紀錄片,因而在某個程度上意識攝影機存在而表現但事實是我對政治正確的東西,沒有什麼興趣。

這樣的落差,潛意識讓我有反感,或讓我拍攝行為不得不偷偷摸摸拍孩子的私密生活或無法爽快地放膽不理會棒球隊行程,拍自己想切入的部份以致於兩邊一直在不同頻道中溝通,距離感就出來了

 

自己揣想著,這次下花蓮要當面說個明白,也才能像朋友一樣對話。

 

棒球場邊,我一字一句地對教練陳述我對這部紀錄片的想法。

很意外地,教練點點頭,微笑。說他都知道阿

我有點見獵心喜,開始用比較不客氣的語調聊,想拉近兩人的距離。

「教練阿,我有時候說真的,覺得你像神經病。把時間全部都給了這一群小朋友,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阿,每一個家庭都有他們自己一套教育邏輯嘛你為什麼不多陪自己的小孩,老婆,經營自己的家有時候這樣的熱忱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阿也會吃力不討好阿」我自顧自一股腦發洩我反集體化或我反威權的心情,滔滔不絕。

教練聽了,沈默半晌,沒說話。

正當我在想,完了,逾矩了的時候。

 

教練開口了,靜靜地看著正練球的孩子說:「我從年輕開始讀聖經,聖經裡有幾個人物,為了信念忍受一切,我要當那樣的人。唐吉柯德也是你們也是

我的腦理突然嗡嗡叫

 

他不是我想的媒體性格這件事,他居然是真的真的是死心塌地的為自己的信念任性而戰他才是真的改革派!我雖然沒有興趣在片中放大這一塊但面對一個為此奉獻生命時光的人我大概可以料想要他放下姿態有多困難了。

 

那天之後,我不太談這一類的問題,只是靜靜觀察。

 

果然,整整一年。我幾乎沒有看過任何他對孩子和顏悅色的一面。

他用他的方法做事,沒有掌聲也繼續做

 

回過來想想,這些孩子的美好討人喜歡惹人疼,在某個程度上,不得不承認和教練嚴厲外衣下那顆不表露的溫暖的心,有很大的鏈結

 

至今,我還是怕教練,但我總沒法忘記,他緊盯著孩子不放鬆的眼神

by 可尚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這群孩子相處久了
也感染了他們的習慣動作

 

揮棒;對著空氣假裝揮棒。

下課時走路時打掃時吃完飯;睡覺前;即使在水裡,也不放過

隨著揮擊帥氣的姿勢,口中喃喃自語配音效。

每揮一次,完成一次美好幻想。

 

想起小時後在田徑隊練百米起跑動作的時光。

起跑動作很單純,記一次就會。但再怎麼簡單的步伐計算,身體角度和施力角度,就是可以讓自己玩好幾年。隨便在哪兒,只要看到地上有線,便著了魔似地就起跑位置,然後開始幻想槍身響起瞬間的爆發;加速;超越對手;壓線;拿金牌;為校爭光;女同學的掌聲云云

 

孩子都一樣。

 

隊長阿偉為了滿足自己每天回家在院子揮棒的樂趣,把阿嬷回收的寶特瓶蓋全都蒐集起來,沒事就拿細竹竿狂揮,久了,打出心得,慢慢地竟也變成大家的嗜好。

空揮變成打寶特瓶蓋。一樣下課時;打掃時;吃完飯;即使在水裡,也不放過

甚至,連負責投寶特瓶蓋的投手,也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球種,變速球;下沉球;上飄球;和亂七八糟飛的蝴蝶球。

這群孩子開始分隊,畫壘包,比賽。玩得不亦樂乎比打真的棒球還認真

 

竹竿打到寶特瓶蓋的聲音很刺耳,卻是這群孩子可以消磨所有時間,不分日夜最快樂的事。

 

在旁邊看久了,自然也有點躍躍欲試的衝動。

硬是主動要跟他們交手,煞有介事瞄準了老半天,瓶蓋倏地飛來,卻怎麼就是打不到怎們可能?揮空的事實卻屢試不爽。

換來的陣陣訕笑,和打敗大人的快意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即使到現在,偶而還是會對著空氣假揮,有一種將來有一天在你們面前,狠狠對瓶蓋刺耳一擊,證明自己一樣厲害的幼稚想法。

 

看到這張去年野球孩子在操場上日復一日揮擊的照片。

突然覺得有A-Rod上身的樣子。

 

誰知道?A-Rod小時後,又是打什麼長大的?


by 可尚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攝影機後面,拍攝這群孩子最大的焦慮是:自己的不夠感性,常常無法去感應孩子所要傳達的訊息。
<野球孩子>拍攝的難題不在於技術上的掌控,更困難的是拍攝心態的調整,或者是說理性與感性之間的掙扎,而感性成為最大的門檻。
記得拿起攝影機時,最常懸宕腦中的疑惑是:我在拍誰?我為什麼要拍他?我在拍他的什麼?我有拍到嗎?…我把這孩子拍得忠實而誠懇嗎?
這個疑惑到現在,離開花蓮富源一年後,還是會經常想起。
另一個曾經出現的困擾是關於:熱血棒球。在拍攝初期,這個問題經常在腦中閃現。不夠熱血,是角色的問題嗎?還是自己技法不足的問題?還是我們太習慣運動帶來的熱血激昂?仔細回想自己的童年生活裡,好像也沒太熱血。

這群孩子跟每個人的小時候一樣,他們有些單純天真,常常平凡又簡單。打棒球對他們來說,除了好玩有趣,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大家在一起,一塊打棒球。這般簡單的需求,雖然他們不會說出口,但是你會從孩子身上讀得出來。

記得這群孩子下課、放學最常做的事,就是三五朋友,把竹竿當球棒,把瓶蓋當棒球,在院子裡就這樣玩了起來。每個人都想參與,每個人也都有他自己的位置,打的、投的、守的、旁邊乾瞪眼的,這樣習以為常的風景不就是童年時光最在乎的事嗎?
所以說孩子的熱血在哪裡?我想會是:當隊友打架時,有人會勇敢正義地出面阻止;當隊友要被教練逐出球隊時,大夥會一起想想辦法,把他留下來;當大家一起去河堤大便時,會互相照應。如此簡單、勇敢的表現,就是孩子生命裡的熱血。

攝影機守候著這群孩子的生活、棒球,然後有一些不太平凡的生命片段被幸運地用影像的方式留了下來,展現最原始生命骨子裡的熱血,所以有了< 野球孩子>。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躲在攝影機後面的孩子,他們看見了什麼?

<野球孩子>選擇拍攝的方式和心情,像是逐格珍貴的生態紀錄片,為了等待雛鳥第一次離巢學飛的片刻,必須耐心地屏息守候。很多時候會有個錯覺,鏡頭裡的孩子們,變成了一群猴子,他們會像猴兄弟般,互擠臉上粉刺、安撫彼此。

如果說生態紀錄片捕捉的是動物生存本能裡的生命力展現,那<野球孩子>守候的應該就是稍縱即逝的「童年影子」。那個影子裡頭,包括許多自己對於孩童時的殘存記憶,和大家共同的童年情懷。因為透過攝影機看見似曾相識的童年,所以下了決心,去努力守候那個短暫的吉光片羽。

到底是誰在攝影機背後紀錄這群孩子的童年?
是孩子自己,還是曾經當過孩子的大孩子。

雖說是安靜地守候、不干擾地拍攝,然而十次的等待,挫折的多。是因為拋不開大人身分來解釋孩子的行為、心情;是因為對於繼續等待下去的最後結果,沒有信心和依靠。最後呢,打倒挫折,支撐繼續拍攝的唯一動力,還是回到自己反思童年這件事的「信念」上。

常常在想,我們所做的不過是替這群孩子,留下一段影像紀錄,而這段影像紀錄呢,「它」比較特別,然後「它」會是這群孩子長大成人後,最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會遺忘的生命片段。

躲在攝影機後面的孩子,他們看見了什麼?

另一群孩子。


by 敬堯

baseballboys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